来源:上海居住证积分
发布时间:2021-06-28 11:18:36
阅读量:人
昨天是第31个全国助残日。家住徐汇区长桥街道的沈女士是脊椎损伤患者,一早她就坐着轮椅到小区内的“汇动健康”智慧阳光康健苑锻炼。近日开放的智慧阳光康健苑,为残障人士提供运动健身、功能康复、社交娱乐等服务。这也是全市体育数字化转型的智慧阳光康健苑。
11岁时致残,沈女士已跟轮椅为伴四十多年,“我也想要健身,可进不了健身房,就算去了也没有适合的健身器材。现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去处,我很开心。”
据《上海市残障人士健康状况评估报告》显示,近九成残障人士患有一种以上疾病,检出率较高的疾病包括高血压、脂肪肝、痔疮、肥胖等。残障人士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,而现有的康复服务难以满足残障群体需求,且专业运动康复资源稀缺、价格贵,缺乏专业场地和专人指导。
长桥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办主任李正维告诉记者,长桥街道的残障人士有近3000人,是目前残障人士数量较密集的区域。通过前期调研,街道了解到这部分群体的运动康复需求较大。徐汇区残联目前正在区内布点针对残障人士运动康复的康健苑,长桥街道的智慧阳光康健苑成为智能化升级版的试点。
在智慧阳光康健苑,像沈女士这样的残障人士不但能进来,还可以获得身体功能评估、运动方案定制、器械康复指导、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内容。像微循环运动、有氧运动,轮椅可以直接推上器械,大大方便残障人士。健身教练会为每位来锻炼的残障人士建立一人一档的电子健康档案,提供运动康复指导。
在智慧阳光康健苑,有一块大屏幕显示着各种数据。这些数据来自锻炼者佩戴的智能臂环,包括每个人的运动心率、消耗的卡路里、运动等级。一旦运动强度过大,数字颜色会发生变化,帮助健身教练实时掌握锻炼者状态,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智慧康健苑运营方白杏康健公司负责人王亮介绍,他们联合上海体育学院专家组建了专业的运动康复科研团队,根据残障人士专用体质监测标准,配备专业检测及运动设备,实时监测锻炼者运动时的机能指标,及时上传数据分析其身体变化,为残障人士提供数字化精准方案。
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,让他们享有社会大家庭的平等待遇。智慧阳光康健苑不但将康复资源送到家门口,而且运用智能大数据应用场景,率先使用数字化方案提供专业的运动康复训练服务,让那些有康复需求的社区残障人士想用、能用、会用。
微信扫码
关注“上海居住证积分之家”
即可查看余下内容
上述内容仅供参考,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上海积分落户相关信息,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。(如想快速落户,可通过 【在线咨询】跟本站落户指导老师沟通,将一对一为您解答相关落户问题。
相关文章推荐
上海居住证积分好处解读汇总
09-282025年上海居住证积分续签全指导
09-282025年9月上海居住证补办汇总
09-262025年上海居住证积分申请表下载
09-23上海居住证积分减分项汇总
09-18上海落户工具箱
学历提升工具箱
上海居住证积分常见问答
上海落户新政大调整,你符合条件吗?
2025年上海落户政策迎来多项重大调整,涉及居转户、人才引进、留学生落户等核心领域。取消部分社保限制、简化申请材料、放宽临港片区门槛、扩充紧缺人才目录……本文全面解析8大政策变动,助你快速判断是否符合新规。
上海积分与落户,权益差距有多大?
上海居住证积分与落户政策在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11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。积分提供基础公共服务准入(如购房免税、子女中高考),落户则赋予完整市民待遇(如多套房购买、养老金优势)。本文深度解析两者区别,助您选择最适合的融入路径。
上海积分与落户,你选哪条路?
上海居住证积分与落户政策存在本质区别,前者是公共服务准入凭证(需达120分),后者是永久户籍身份。本文从政策性质、申请条件、待遇差异等维度深度解析两者区别,助您明确适合自身的路径选择。
上海居转户取消社保基数要求?官方解读:仍...
常见问题栏目为您分享:自2024年12月31日上海居转户新政发布以来,很多朋友咨询:“居转户1 3倍社保基数的要求取消了吗?有中级职称还要满足1 3倍社保基数吗?2倍基数的要求有没有降低?”
“上海居住证”和“上海居住证积分”有什么...
很多人不清楚上海居住证和居住证120积分的区别,有人居住证刚办完,就问怎么查不到120积分。上海居住证和居住证120积分完全是两码事,作用也完全不一样,下文就为各位介绍二者的区别。
上海电动自行车可以载人吗?(附:上牌指南)
常见问题栏目为您分享:电动自行车便于出行,但关于电动自行车能否载人,很多朋友还不清楚。首先要知道的是,上海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载人有严格的要求,禁止违法载人哦,详细内容来看下文!
落户交流群
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,加入微信群
落户问题随时沟通!专业人员免费在线解答!扫一扫,关注微信公众号
落户政策、资讯一键获取!还有积分测评等服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