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中国新闻网
发布时间:2021-12-03 14:41:35
阅读量:人
在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上取得新突破
■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,持续用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,努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,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
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打开新局面
■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上海,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,向科技要贡献率、向创新要引领力,源源不断催生新的发展动能
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上见到新成效
■上海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载地,要积极抓好系统布局、系统组织、跨界集成,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。重大创新平台要把原创性科技攻关作为重中之重,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
在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上展现新气象
■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增强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,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,减少对微观科研活动的干预,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解绑
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天上午举行,隆重表彰为国家、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。市委书记李强在会上强调,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牢牢把握“四个面向”的重要方针,紧紧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任务,努力在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上取得新突破,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打开新局面,在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上见到新成效,在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上展现新气象,奋力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,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贡献。
会上,李强向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颁发上海市科技功臣奖,请他在主席台就座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龚正主持会议。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、市政协主席董云虎、市委副书记于绍良,市领导诸葛宇杰、胡文容、朱芝松、彭沉雷出席会议。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吴清宣读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表彰决定。市领导和科技功臣奖获奖人共同为获奖代表颁奖,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,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。葛均波和新当选院士代表、中科院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劲松作了交流发言。
李强指出,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,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。七年来,我们举全市之力推进建设,广大科技工作者只争朝夕、奋勇争先,在探索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在大家共同努力下,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呈现出加速推进的态势,正在从形成基本框架迈向功能全面升级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地位和先导性作用更加凸显。要按照中央部署,全面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,进一步激活创新要素、释放创新潜能、提升创新效能,以科技创新的竞相突破赢得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。
李强指出,实现科技自立自强,关键要有标志性原创成果。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,持续用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,努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,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。聚焦前沿领域,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,探索松绑放权的管理制度,敢创世界和未来之新。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,发挥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制”等新机制作用,着力在基础零部件、基础工艺、基础材料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,加快在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先导领域掌握先机。
李强指出,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上海,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,向科技要贡献率、向创新要引领力,源源不断催生新的发展动能。要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,疏通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,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,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,把更多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。要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抓住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,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,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释放强劲新动能。
李强指出,上海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载地,要积极抓好系统布局、系统组织、跨界集成,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。重大创新平台要把原创性科技攻关作为重中之重,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。科研机构“国家队”要进入有战略意义的阵地,在解决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突破。研究型大学要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供给,不断增强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。科技领军企业要成为创新需求“出题者”、创新资源“配置者”、创新任务“牵头者”和创新网络“构建者”,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、产业强、经济强的通道。
李强指出,加快科创中心建设,离不开开放、协同、包容的良好生态系统。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增强改革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,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,减少对微观科研活动的干预,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解绑。要持续加强国际创新合作,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,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,打造创新开放合作平台。要持续激发人才创造活力,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,优化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、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,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大平台、更好服务、更多机会,让他们更好施展才干、建功立业,实现价值、成就梦想。
会前,李强、龚正等市领导会见了2021年上海地区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,向新当选的院士表示祝贺,对广大院士长期以来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、科技事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,希望院士们更好依托上海的综合优势、平台优势、开放优势,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、为上海加快科创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
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81项(人),其中10人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,45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,33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,181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,10项成果获科学技术普及奖,美国籍专家布鲁斯E·瑞特曼获国际科技合作奖。
微信扫码
关注“上海居住证积分之家”
即可查看余下内容
上述内容仅供参考,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上海积分落户相关信息,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。(如想快速落户,可通过 【在线咨询】跟本站落户指导老师沟通,将一对一为您解答相关落户问题。
本文转载自:中国新闻网
原文网址:https://www.chinanews.com/
相关文章推荐
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日前举行
12-03上海落户工具箱
学历提升工具箱
上海居住证积分常见问答
上海居转户取消社保基数要求?官方解读:仍...
常见问题栏目为您分享:自2024年12月31日上海居转户新政发布以来,很多朋友咨询:“居转户1 3倍社保基数的要求取消了吗?有中级职称还要满足1 3倍社保基数吗?2倍基数的要求有没有降低?”
“上海居住证”和“上海居住证积分”有什么...
很多人不清楚上海居住证和居住证120积分的区别,有人居住证刚办完,就问怎么查不到120积分。上海居住证和居住证120积分完全是两码事,作用也完全不一样,下文就为各位介绍二者的区别。
上海电动自行车可以载人吗?(附:上牌指南)
常见问题栏目为您分享:电动自行车便于出行,但关于电动自行车能否载人,很多朋友还不清楚。首先要知道的是,上海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载人有严格的要求,禁止违法载人哦,详细内容来看下文!
在上海,大专及以下在职人员该如何提升学历?
现如今,学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,职称报考、居住证积分加分、职场晋升都需要学历,那么上海大专及以下在职人员该如何提升学历呢?下文为各位介绍现如今几种热门的提升学历的方式!
2024年上海居住证怎么查?
很多朋友咨询,2024年上海居住证怎么查?无论是居住证积分还是居转户,都需要居住证的累计时间,下文就为各位带来上海居住证查询的相关内容。
毕业后想留在上海,要怎么办理上海落户?
大家在高考后都选择前往大城市发展,比如在北京、上海生活,那么毕业后想要留在上海发展,想要在上海落户,要怎么办理上海户口呢?上海
落户交流群
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,加入微信群
落户问题随时沟通!专业人员免费在线解答!扫一扫,关注微信公众号
落户政策、资讯一键获取!还有积分测评等服务!